工厂智能化为企业带来新的核心竞争力
1 引言
就磁材行业来说,行业本身具有原料成本高、高危设备多、成材率低的特点。而传统的磁材制造商,多是以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方式,高耗能,低成材率极大程度的增加了生产成本,同时也埋下了不少安全隐患。如何借助新的生产管理系统在提升管理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,是摆在磁材制造商们面前的重要问题。
Z集团,通过构建基于MES系统管控的智能工厂,实现了材料成材率,磁性能一次性通过率,及排产库存优化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提升,最终实现了管理精细化,智能化,并实现了生产降本的目标,并由此在行业构建了其独特竞争力。
2 企业市场背景简介
公司现有各类加工设备300多台(套),其中包括机械手在内各类进口高端加工设备30多台(套)。主机生产流水线年产量可达30000台以上。是国内最大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制造基地。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占总人数的20%以上,并拥有中高级工程师50余人,在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的同时,公司还与国内几家著名高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合作,现已形成强大的研发和设计能力,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提供源源动力支持。
3 客户痛点
Z公司虽然在拥有较大的研发和设计能力,但是其磁材生产过程依旧采用着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,在生产流转方面,依旧在采用人工制作的Excel表格,经常会造成库存积压;在物流方面,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写小卡片的形式;在最后的烧结阶段,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都依赖人工巡查,造成较高的品质损失率,而1%的品质损失率,就会给工厂带来140万/年的损失。如何用精细化的,智能的管理模式,代替粗放的人工的管理模式,而大幅降低残次品发生量是Z公司正在面对的重要困难。
4 咨询需求
Z公司希望通过本次项目,降低生产中的返工率,提高成材率。将工厂管理从现行的人工管理转向实时化、智能化管理,将原有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精细化,数据化转变。最终实现降低返工率、提高成材率的目标,缩减生产中物料的损耗,从而提升企业效益。
5 客户价值
本次项目给客户带来了有形的增效和无形的增效两种,在有形的增效中,在材料成才方面,实现了成材率提升至70.5%,年度贡献294万元;在磁性能一次性通过率方面,烧结返工减少了8%,批量报废率,减少了0.5%,全年度能耗等费用节约了56万元,报废损失减少了30万元;在排产库存优化方面,呆滞库存减少了3吨,过程在制减少了8吨,年度减少资金占用242万元。总体实现每年近千万的节省。
在无形增效中,智能订单跟踪,保障了产品发送信誉;智能仓库管理,及时调查产品种类、数量、库龄;存档核心数据资源,保障标准化工艺;能耗、重点机物料消耗的智能监控;班组日常管理单据简化,能够着力改善;公正、客观的业绩考评,激发员工工作热情;智能安全、消防的增效;智能工厂管理,为公司带来业界好评和订单收入。
详情请见完整版:http://www.xiyiqq.com/practice/displayPDF?practiceNo=60
参与讨论